背景:
2021年8月20日,针对北京频发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北京农业科技大讲堂带来了一场有关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的专题直播。来自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王铁臣推广研究员、周继华正高级农艺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季海峰研究员,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石延霞研究员等4位专家,分别就蔬菜、粮食作物、畜牧防灾减灾关键技术以及蔬菜灾后病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线上指导。2021年,更多的科技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粮食和农产品保障更加地有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低碳减排和智慧农业已成为北京农业的主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科技支撑……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北京科技创新成果亮点多多,精彩纷呈。物联网智能化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稳产保供“实力派”:
走进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的北京宏福农业园区,透明的玻璃连栋温室映入眼帘,棚内一排排铁架支撑着番茄藤,一串串番茄垂落下来,这里的番茄并不种在土里,而是长在长条形的基质袋中。若想和这些番茄近距离接触,必须穿防护衣,以避免将病虫害带进温室。这便是工厂化生产的高效设施农业,这种生产模式既可以实现环境及水肥的精准化调控,配套标准化植株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措施,为植株提供最适合生长的环境,又可以确保产品的优质安全及持续性供应,还能够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以番茄为例,利用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技术模式,中果型番茄产量达每平方米 41.3 公斤,是普通温室越冬番茄产量的2-3倍。此外,宏福农业园的秋季塑料大棚口感型番茄通过采用亏缺灌溉、环境调控、植株调整等技术,虽然亩产仅1405.2 公斤,但可溶性固形物达到7%以上,较普通品种提高75%,保障了高品质产品供应,亩节本增收 5700元。

智慧农业设备系统的意义:
精讯畅通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自动控制温室湿帘风机、喷淋灌溉、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灯设备。智能自动化控制灌溉能够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改变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同时智能控制灌溉能够减少灌溉用工,降低管理成本,显著提高效益。因此,推广实施自动化控制灌溉,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灌水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是有效解决灌溉节水问题的必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