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设备助力打造“超级农田”
发布者:精讯畅通上传时间:2022 年 6 月 8 日
背景:

春管时节,在河南省商水县一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偌大的自走式水肥一体机正在“自顾自地”浇灌着农田,田间地头各种设备忙碌,却鲜见农民的身影。“如今我们一个人也可以管数千亩地啦。”种粮大户刘天华指着眼前的景象开心地说。2008年开始包地的刘天华在一次国外考察时,对各种科技加持、“3个人能种1万亩地”的“超级农田”羡慕不已。而在包地12年后,他在自己家乡也承包了这样一片“超级农田”,并且从中看到了未来智慧农业的模样。2020年5月,经过近半年建设,商水县在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万亩核心区内安装了覆盖1.07万亩农田的自动化灌溉设施,配套机井268眼,农桥67座,地埋管线200多公里;建成物联网控制中心1个,田间气象站1座,土壤墒情监测站1座,物联网监控20套,并通过软件将这些硬件集合成一个“智慧农业”系统。走进这片“超级农田”,各种“黑科技”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植保信息化监控系统
植保信息系统推动农业发展

自走式水肥一体机3到4个小时就可以将半径400米内的农田浇灌一遍;一些农田里整齐排列着固定式和地埋式喷头,只需轻点遥控按钮,喷头就可以直接或钻出地面后喷施水肥;植保作业时,“超级农田”配备80多台无人机、4架直升机;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将孢子所携带的病害信息自动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植保技术人员鉴定后通过手机反馈给农户。农户用手机远程调度防控设备,及时预防病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到植保领域,植保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农情预警到病虫害防治都让一些信息化系统参与管理,为植保人员维护植物和政府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植物病虫害监测智能化水平和防治整体水平。植保信息化监控系统由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自动气象站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植保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农情预警到病虫害防治都让一些信息化系统参与管理,为植保人员维护植物和政府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植物病虫害监测智能化水平和防治整体水平。植保信息化监控系统由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自动气象站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jxctdziot.com.seo/wp-includes/script-loader.php on line 2841